| 马望星,黄甫生.荣辱观教育中的主体性生成[J].军事高等教育研究,2007,30(1):2-4 |
二维码(码上扫一扫!)
|
| 荣辱观教育中的主体性生成 |
|
| 投稿时间:2007-02-27 |
| DOI: |
| 中文关键词: 道德主体性生成,道德主体性的缺失,教育者主导 |
| Key Words: |
| 基金项目: |
|
| 摘要点击次数: 6024 |
| 全文下载次数: 5297 |
| 中文摘要: |
| 当代军校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:道德需求意识淡薄;道德情感冷漠;尚未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;道德意志薄弱。为了促进教育对象道德主体性的生成,荣辱观教育主要应坚持三大原则:教育者主导作用原则;尊重教育对象原则;激活能动性原则。 |
| Abstract: |
| |
| 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|
|
|